


名师传道,以真知灼见启迪新思;讲堂论学,以薪火相承照见未来。11月3日晚,郑州中学报告厅内灯火通明、座无虚席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李涤尘教授——这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得主,带着对3D打印技术的深度洞察,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《3D 打印技术:改变未来产业与生活》的精彩讲座,用生动案例与专业解读,带大家走进了充满无限可能的 3D 打印世界。

讲座现场座无虚席
溯源技术演进:解码 3D 打印的战略“含金量”
“工业革命的每一次跨越,都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。”讲座开篇,李教授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,用清晰的时间轴梳理了工业制造从机械化、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演进脉络。“这项技术不是简单的‘打印’,而是融合了电子、生物、材料等多学科的‘制造革命’。”李教授语气坚定,通过一组组产业数据,详细阐释了3D打印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地位,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这项技术背后的“国家分量”。

李教授精彩讲授
直击前沿应用:见证 3D 打印的“跨界”魔力
“大家知道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有多精密吗?”在讲座的核心环节,李教授抛出的问题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。随后,他展示的一组关键技术指标——3.2μm表面粗糙度、0.1-0.2mm 型面精度,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”如何通过3D打印实现突破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李教授还分享了3D打印在“上天入地”领域的最新进展: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打印试验画面、热真空模拟技术的原理动画,以及生物医疗领域中3D打印骨骼、器官模型的真实案例,每一项前沿应用都像一把钥匙,打开了学生们对科技创新的想象空间,报告厅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同学们认真聆听
点燃报国初心:科技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
讲座全程,学生们的专注度始终“拉满”:前排同学身子微微前倾,眼神紧紧跟着屏幕上的内容;后排同学一边快速记录技术要点,一边在笔记本上标注疑问;不少同学还小心翼翼地记录关键数据与案例图片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当屏幕上出现“中国制造 2025”规划中3D打印产业的发展蓝图,以及医学3D打印成功拯救患者的故事时,全场掌声经久不息,不少学生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。
“原来3D打印能做这么多大事,更让我看到了科技报国的方向!”一名学生激动表示,“我要努力学习,投身智能制造。”现场,许多学生围在李教授身边,请教技术问题、请求合影,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满是对科学探索的渴望与热忱。
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,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正如李教授在讲座尾声所说“3D打印是创新利器,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。”未来,郑州中学将持续依托“名师大讲堂”这一优质平台,不断引入前沿学术资源,为学生架设接触高端科技、拓宽学术视野的桥梁。我们坚信,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土壤里,必将涌现出更多心怀家国、志在智能制造的青年才俊,他们将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书写“科技报国”的壮丽篇章。

邮编:450001
校长邮箱:zzmiddleschool@163.com
电话总机:0371-67980684 63262303
招生办:0371-56526569 56526570
初中部:0371-67980802
高中部:0371-56526580
国际部:0371-56526559
党政办:0371-56526552